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共同建設和諧幸福贛商大家園
——北京江西企業商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會長 劉經綸
(2017年1月8日)
各位領導,各位理事,各位會員: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們相聚一堂,隆重召開北京江西企業商會第三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總結商會第二屆理事會的工作,部署安排今后的任務?,F在,我謹代表理事會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回顧
過去的四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關心下,在江西省委統戰部、省商務廳、省駐京辦、省工商聯及北京市民政局、投資促進局等相關廳局部門的指導下,在社會各界和各位鄉友的支持下,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商會秉持“加強服務、反映訴求、維護權益、規范自律”的原則,瞄準建設一流商會的目標,不斷完善各項服務功能,努力創新工作方法,持續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多種形式、多個渠道促進在京贛商企業發展,努力創建和諧幸福商會。
四年來,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第二屆理事會牢記會員們信任和重托,不忘初心,團結奮進,實干興會,完成了任內商會發展的既定目標,四年來的各項工作成績可圈可點。榮獲北京市“5A”級商會稱號,標志著商會發展邁向新階段,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
商會組織隊伍不斷壯大
四年中,商會新發展直屬會員360多名,勸退不合格會員110多名,同上一屆相比,直屬會員總數翻番。截至目前,商會擁有團體會員企業60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30余家,會員單位總資產近2萬億元,年納稅上百億元。商會會員中有全國人大代表2人,全國政協委會員7人,是28家在京省級商會中“兩會”代表最多的商會之一。商會企業實現了對北京市行政區劃及行業的全覆蓋,其中一些企業已形成行業集群,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商會先后成立了信息技術、服飾鞋帽兩家行業分會及婦女企業家分會,正在籌建建筑裝飾、菜品物流行業分會;創辦了文化藝術、醫療人才兩個專業委員會;創建了商會黨組織、贛菜品牌推廣聯盟;推動或支持成立了三十余家江西在京市縣級商會,并與天津、河北等兄弟商會聯合成立了北方十省市區江西商會聯盟,商會組織體系得到較大發展,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
商會和諧共建實現突破
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得到來自家鄉江西以及在京鄉友的持續關愛。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會見商會企業家,給予了親切的鼓勵;省商務廳、省駐京辦、省工商聯以及北京市民政局、投促局等相關廳局部門認真悉心指導,多方支持;在京鄉友建言獻策,助推發展;商會系統資源共享,形成合力。
商會每年舉辦年會、會長會議、理事會議、監事會議;舉辦端午、中秋及迎新春聯誼會;堅持每月為會員舉辦集體生日會及新會員見面會;舉辦商會“紅歌匯”、家庭夢想秀、“贛商好聲音”歌詠會;舉辦商會運動會、參與“來京建設者運動會”;連續三年舉辦大型戶外聯誼活動。2014、2015年,與省駐京辦共同舉辦了兩屆“北京最美江西人”評選活動,評選出戴圣鈺、柳春蕊、左翠霞、吳海、譚飛、程維、張立勇等十六位“北京最美江西人”,得到了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強衛、省長鹿心社等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切會見,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江西電視臺等媒體紛紛進行了宣傳報道,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
此外,商會在京舉辦了北方十省江西商會聯誼會,北京、深圳、虔州江西商會合作促進交流會,在京異地省級商會秘書長聯誼會等。上下聯動,內外合作,百花齊放,體現了共同辦會、和諧興會的特色。
商會服務功能持續增強
商會始終把為會員服務擺在首位,幾年來不斷夯實服務平臺,完善服務功能,改進服務辦法,提升服務質量,逐步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體系,服務能力和成效得到了明顯提高。
第一,拓寬商務合作渠道。與北京市投資促進局以及在京異地省級商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市民政局、工商聯,與江西省及各市縣商務廳、工商聯、經濟開發區,與贛商聯合總會、各地江西商會等建立了友好聯系;接待了近百批次商務來訪,舉辦了三十多場商務合作交流會,協助江西近十個設區市在京舉辦投資推介會;四十多次組織會員參與赴京津冀及新疆、甘肅、青海、黑龍江、臺灣等地的商務考察。
第二,完善商會服務平臺。創辦了“兩個人才委員會”——文化藝術委員會、醫療衛生委員會;鞏固了“三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融資服務中心、財稅服務中心;搭建了“四個平臺”——鄉情交流平臺、學習互助平臺、投資創業平臺、回報家鄉平臺。為會員之間聯絡鄉情,學習交流,互幫互助,項目合作,返鄉創業等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第三,聚焦會員“五大難題”。商會針對會員比較關心、涉及切身利益的上學、就醫、融資、維權、招工等五大難題,商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系列服務項目。
一是緩解“上學難”。通過扶持北京臨川學校,幫助了320多名會員及鄉友子女到該校就學。省委、省政府對北京臨川學校的創辦特別重視和關心,相關領導多次親臨學??疾旖涣鳌?/span>2014年12月11日,時任江西省政府副省長朱虹蒞臨北京臨川學??疾煺{研,現場辦公,協調省教育廳幫助北京臨川學校解決了教師編制和異地會考難題,從此,江西臨川學校的老師到北京臨川學校任教可以享受江西省“支邊”待遇,將編制保留在原學校,免去后顧之憂;同時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把高中會考試卷送到北京來,北京臨川學校的學生可以在北京參加異地會考,極大地保障了學生的學習。
二是緩解“就醫難”。通過籌建商會醫療健康委員會,以及利用其它渠道,為會員及其家屬的急癥、難癥協調就醫130多人次。例如商會為某理事聯系301醫院辦理入住手續,并找到了知名專家幫助治療,三個多月后即痊愈。
三是緩解“融資難”。商會取得了北京銀行授信50億元、光大銀行授信50億元、民生銀行授信4億元,分別與多家銀行、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金融單位舉辦銀企合作對接會,為會員搭建便捷的融資渠道,幫助140多家會員企業融資100多億元。例如某會員因信用卡透支問題被銀行起訴拘留,商會一邊幫助籌款還款,一邊與公安局協調放人,經過商會發動多方資源的幫助,不到一周時間即幫助這位企業家還清了信用卡欠款,并從某區公安局釋放出來。
四是緩解“維權難”。商會法律服務中心舉辦了多期法律講座,幫助近280多家會員企業提供法律咨詢、維權協調、上市輔導等相關服務。例如某會員企業在異地投資項目開發遭遇困難,商會專門起草了維權報告并呈報給該省省委書記和省長等領導,并很快得到三位主要領導分別批示,該省發展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開展調查,項目所在政府市長、市紀委書記一行專程來北京到商會召開了協調會,隨后商會小組一項也專程到該項目現場考察協調,目前已取得重大進展。
五是緩解“招工難”。連續三次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京贛企業實習生招聘會,為企業推薦求職人員數百人。
第四,開展信息交流咨詢。贛商沙龍分別舉辦了贛商電子商務沙龍、北京贛商財稅沙龍,聯合北京電子商務協會和中國網庫創辦了電子商務平臺,另外邀請了中宣部、全國工商聯等有關專家為會員解讀政治時事及經濟政策,首期“贛商大講堂”,邀請了創投高手從實戰和創新角度為會員們傳經送寶。商會秘書處及其他相關平臺、渠道成為了會員信息交匯、交流和咨詢中心。
第五,探索實體項目合作。商會積極引導會員抱團合作,取得共贏。商會為會員之間開展項目合作及業務聯系提供經常性服務,經牽線搭橋達成合作不下于30對。繼促成建立北京贛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又促成共建冰葡萄“鄉情園”項目,并為項目的運轉提供支持與幫助。
贛商回歸工程卓有成效
近年來,商會大力配合江西省重點推出、“量身打造”的贛商回歸工程,積極為會員企業家返鄉投資、創業興業提供幫助,爭取良機。
商會先后舉辦了有省領導出席的北京贛商回鄉投資創業座談會、回鄉投資推介會,協辦了“江西省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合作(北京)推介會”,聯合省駐京辦在京、津、冀江西商會中舉辦了全省“降成本、優環境”政策說明會。
商會先后與江西省工商聯、江西省商務廳、南昌市工商聯、南昌市經開區、南昌縣工商聯、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吉安市工商聯等分別召開了促進返鄉投資交流會,組織商會企業家參加了贛州、撫州、吉安、萍鄉、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市在京舉辦的各項招商活動,以及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江西教育合作項目(北京)對接會、全國知名商會原中央蘇區(撫州)行活動等。
商會先后組團赴南昌、九江、新余、贛州、撫州、吉安、景德鎮等地考察,得到了江西省主要領導的親切會見和高度贊賞,并為部分企業家頒發了“回鄉投資模范獎”、“回鄉創業優秀贛商”等榮譽。
四年來,商會企業家累計返贛投資總額達620多億元,對家鄉投資貢獻由第五位提升至第三位。在參與“民企入贛”和江西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還有不少會員將企業總部或生產基地遷回了江西,把江西當成了再創業的主戰場。
為了更好地促進項目落地、發展,商會還對返贛投資項目進行重點跟蹤服務,積極協調地方關系,幫助處理投資糾紛,并組織金融、投資、科技、營銷等方面的資源為部分項目的順利實施予以支持。
商會社會責任日益凸顯
商會企業家歷來重視公益,踐行社會責任。北京江西企業商會現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9人,全國工商聯原任副主席2人、常委4人,全國青聯常委1人、委員5人,省、市、縣級政協委員、青聯委員、工商聯會員達50多人。他們在努力辦好自身企業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
幾年來,鄭躍文、王文京、王再興、劉經綸、易斌、管飛、曾鈁、楊文龍、黃紹武等企業家設立了慈善基金,共有上百名會員參與公益事業,總投入超過4億元。
為了充分發揮商會和會員企業致富“先行者”的作用,商會還號召廣大會員積極參與“百企聯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商會引導企業家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消費扶貧等方式,助力家鄉貧困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取得良好成效。商會還積極參與江西贛商聯合總會實施的“贛商愛心衛生計生服務室”幫扶項目,商會名譽會長鄭躍文、會長劉經綸、副會長卜海國、敖杰、皮燕娟、涂根印等眾多會員企業家積極響應,目前捐助超過1.2億元。其中,鄭躍文名譽會長于2016年6月為江西省扶貧工程捐款1億元。2016年3月,商會榮獲江西省紅十字會授予的“最具愛心商會”稱號。
商會黨群建設有效開展
根據商會工作部署,按照北京市社團管理規定、省駐京辦的要求,商會抓緊籌建黨組織,于2016年12月初建立了首個黨支部,參與了省駐京辦組織的統一掛牌儀式。該支部目前掛靠在北京市豐臺區,將有利于黨員企業在京發展,促進京贛兩地資源的嫁接。同時,商會也正在積極籌備成立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成立了商會婦女職工之家。
商會還推薦多名會員參加省駐京團工委及駐京機構婦工委組織,舉薦優秀企業家參加北京市工商聯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商會文化建設不斷豐富
商會文化建設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在形式上和內容上不斷翻新,屢創新績。
不斷擴大宣傳平臺。在原有的八大宣傳媒介即會刊、網站、手機報、微信公眾平臺、微博、QQ群、商務信息匯編、群郵件的基礎上,增加了微信群和APP兩大平臺與功能。同時,商會還積極向江西贛商聯合總會報送信息,屢獲“信息報送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積極傳遞商會聲音。除利用《北京贛商》、商會網站和手機報對外宣傳外,商會還攝制了《贛江向北——成長中的北京江西企業商會》、《贛商一脈耀京華——前進中的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同心向上筑未來——第二屆北京江西企業商會掠影》三部電視宣傳片。同時,商會還廣泛聯系京、贛兩地友好媒體,積極發布商會活動、傳遞商會聲音、宣傳商會形象,尤其是對商會優秀企業家進行了重點推介,幾年來,《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搜狐網、鳳凰網、央廣網、中國經濟時報、中國企業報、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南昌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對商會活動和會員企業家進行了宣傳報道。
大力塑造文化品牌。于2015年成立了商會文化藝術委員會,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出任會長;商會舉辦的紅歌匯或歌詠會,已成為一大文化品牌;商會企業家支持創作及出版的《江右商人》、《讀江西》兩本書,旨在弘揚江西傳統文化和江右商幫精神,在贛商及江西讀者群中產生了良好影響。
主動加強文化交流。商會先后協助或支持省文化廳等單位在京舉辦《贛水流韻 輝耀千載——江西古代文物精品展》、演出歌劇《回家》、采茶戲《八子參軍》、歌舞劇《臨川四夢》等。2015年組織華北十省市區江西商會會長赴抗戰紀念館參觀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70周年展覽”。
商會還在《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頒發兩周年之際,聯合贛州團市委共同開展了百校大學生“青春三下鄉 助力振興發展”大型社會實踐活動。
5A級商會建設得到夯實
榮獲5A級社團,標志著北京江西企業商會進入了北京市社會組織的第一方陣,邁上創新型、和諧型社團建設發展的新起點。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始終按“5A”最高標準來建會、興會和管理商會,在商會建章立制、領導班子機構設置、秘書處作用發揮,以及商會標志性場所建設等方面都有新亮點。
四年來,商會堅持依法辦會、照章辦會,建立和完善制度十多項,在組織機構管理、分支機構管理、會員管理、秘書處日常管理方面進行了規范而有效的探索。商會改革了會員入退會制度,完善了各項議事制度,建立了會長輪值制度、走訪制度及理事會提案制度,創新了會務會議方式,擴充并規范了財務、檔案等日常管理制度。
商會領導機構設置合理,規模適中,標準明朗,互補性強,有利于發揮帶頭作用和團結、奉獻精神。商會秘書處以崗設人,職責明確,考核有據,工作高效。
商會為樹形象、立品牌,完善服務設施及改善辦公條件,著手場所建設,于2016年12月建成了“贛商之家”, 集輪值辦公、會議交流、商務接待、產品展示、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目前,商會還在省駐京辦的關心和支持下籌建北京贛商大廈,意向方案初步形成。
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關心,以及相關廳局單位,特別是省委統戰部、省商務廳、省駐京辦、省工商聯的支持;離不開北京市民政局、投資促進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離不開在京各位贛籍鄉友及在江西工作過的朋友們的熱情參與和大力幫助;特別是離不開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全體會員的精誠團結、努力奮斗。在此,我代表第二屆理事會全體成員向各位領導、各位會員、各位鄉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商會工作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改進的地方,比如說:商會統籌協調專業委員會、行業分會以及地市縣商會協同發展上還要不斷加強;商會創新創優會員服務能力還需不斷提升;商會在內部協同、資源整合共享上還需不斷深化。
二、商會下一步工作思考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重大判斷、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經濟工作思想方法的重大調整作了回顧,明確提出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新常態下的經濟政策框架,經受了實踐檢驗,是符合實際的。
我們非公有制民營企業家應積極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企業發展工作的大邏輯。要積極投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自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加強創新,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破解企業自身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要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下一步如何做好商會工作,我們堅持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會員辦會。不斷發展會員隊伍,持續擴大商會的規模和覆蓋面,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會員隊伍。
堅持服務立會。圍繞助推會員企業發展壯大、為商會會員排憂解難這一重點,進一步夯實服務平臺,織實織密服務網絡,擴充填充服務內容,更新完善服務手段,讓商會服務惠及到每一位會員、每一家企業。
堅持團結興會。推動和加強會員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為商會繁榮興旺貢獻力量,共享商會強大帶來的各項成果。
堅持誠信護會。廣大贛商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在公眾中樹立守法誠信的形象,法律底線不能破、道德規范要堅守,提升會員企業家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發揮企業家精神,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堅持以商養會。增強商會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強會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商會發展的生命力,讓商會更有實力,服務會員更有能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第二屆理事會各項工作已圓滿收官,第三屆理事會即將開啟新的征程。走過光輝歷程的北京江西企業商會,一定會緊扣時代脈搏,把握發展機遇,加快前行步伐,團結和帶領廣大在京贛商,滿懷信心和期待,擼起袖子加油干,向著建設一流品牌商會、和諧幸福商會進發,共同開創出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來!
謝謝大家!